2019年初在COVID-19爆發的肺炎對中國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教育部于1月27日發出通知,要求學校在2020年春季推遲開學,取消各機構的線下課程,學生不得外出,停課不停課已成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高校、中小學的主要防控措施。近日,iiMediaResearch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網絡教育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旨在對流行形勢下的K12教育、素質教育等網絡教育領域進行市場解讀、用戶研究和未來趨勢預測。根據報告分析,COVID-19的肺炎疫情對線下教育機構產生了很大影響,大量學習需求涌入在線教育市場,這將進一步加快在線教育的發展。網絡教育龍頭企業在這場疫情中表現穩定,進一步凸顯自身優勢,大企業有望崛起。
流行病的挑戰是突然的,在線教育的優勢出現了
五年來,在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推動下,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2020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538億元,網絡教育用戶規模將達到3.09億。艾傳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帶來的“網絡教育”使得網絡教育用戶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各種網絡教育平臺不斷發展,市場不斷下沉,網絡教育市場不斷擴大,網絡教育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
受年初疫情影響,學生不得在家參加任何集體活動,線下機構紛紛停課,幾乎停課。我迫切需要在線轉型。但是,由于教師不熟悉網上教學,線下教學和科研內容難以快速與通用的網上技術相匹配,網上轉化的效果還有待檢驗,中小企業的線下機構可能無法熬過疫情的寒冬。與線下教育相比,網絡教學模式具有天然的網絡基因。面對疫情,在線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表現出很強的靈活性,通過直播課程實現與教師的實時互動,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學服務。未來,網絡教育也將發揮更加深遠的作用,成為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的中堅力量和重要角色。
隨著疫情的發展,大量學生和家長開始尋求在線教育服務,在線教育迎來了巨大的用戶體驗流量。用戶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在線教育模式。例如,大班可以覆蓋更廣泛的學生群體,并且價格相對較低;一對一模式在個性化需求和用戶體驗方面表現突出,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家長和學生在此期間繼續體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