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中國31個省相繼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級反應,并宣布COVID-19肺炎防控進入國家警戒狀態。一個月后,截至2月24日,全國7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已經調整了應急級別,即廣東、甘肅、遼寧、貴州、云南、山西和廣西,其中甘肅、遼寧、貴州、云南和廣西已將應急級別降至三級。那么,在各省相繼降低回應水平之后,這意味著什么呢?
1.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效果
當一個省的應急響應水平降低時,表明該省疫情的傳染程度和危害程度都有明顯改善。根據《北京日報》的疫情統計,2月23日,我國有24個省市確診病例零增長,且連續5天,大部分省市新出院病例數大于新確診病例數。從以上數據看,疫情發展方向良好,防控工作也取得階段性成果。
2.傳染病防治工作不再由國務院部署
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后,省指揮部應根據國務院的決策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全省流動人口管理、交通衛生檢疫、信息發布和報告等應急響應工作。如果調整為二級響應,應急工作由省指揮部統一部署;三級響應如有調整,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如果三級反應調整,將由縣級人民政府管理。
3.實行分區分級,使防疫控制和民生經濟兼得
各省應急水平降低后,并不意味著疫情防控不嚴。相反,應該分層次部署,使疫情防控和民生經濟向好的方向發展。根據國家區域分類標準,各省可根據當地疫情情況規劃“低風險區”、“中風險區”和“高風險區”三個區域,并根據區域水平實施不同的策略。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投入、統籌規劃”戰略,中等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防聚集”戰略,高風險地區實施“遏制疫情、控制疫情、控制風險”戰略
響應級別已經降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警惕。作為普通人,還是要注意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作為外來務工人員,在返回工作崗位后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感,做到少接觸、勤消毒;作為一家電子商務創業服務公司,在為員工創造安全工作條件的同時,典智科技將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