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數字化、“數字敦煌”工程建設和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數字化成果收藏是我們的重要探索和實踐
敦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西漢以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文化長期在敦煌傳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淀。漢唐絲綢之路的持續繁榮為敦煌融合中外文化帶來了機遇。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延續了1000多年,保存了歷代的藝術成就。敦煌文化反映了多元文化融合與交流的歷史進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精神。
在進入新時代、面對新受眾的今天,敦煌文化如何更好地面對社會、適應當下、創造新的時代坐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命題。文物數字化、數字敦煌工程建設和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數字成果收藏是我們對這一命題的重要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今年以來,由于柯維德19號肺炎的影響,莫高窟等石窟不得不停止對外開放。如何讓大眾在國內體驗和欣賞敦煌藝術,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敦煌研究院利用數字資源,推出了“云游敦煌”、“數字敦煌精品游”、“敦煌文化數字創意”、“精品展覽”等一系列網上“云展”活動,有效推進了文物數字化,為新時期更好地傳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2月,由敦煌研究院和騰訊公司聯合策劃的新微信小程序“敦煌行”將于2019年下半年推出。在莫高窟等石窟停止對外開放后,為了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在春節期間迅速集合員工,將騰訊與時間賽跑聯系起來,讓人們可以在家里用指尖“漫步敦煌”,每天都可以得到融合古人智慧的獨家壁畫故事和俏皮話。
“環游敦煌”允許用戶在云中參觀敦煌藝術。利用騰訊云的技術優勢,他們可以看到敦煌石窟藝術的細節,仿佛進入了一個真實的洞穴。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科技文化”的方式,新千年傳統文化將“飛入”更多普通人的家中,與公眾互動。與此同時,“敦煌之旅”小程序也在QQ上推出,讓大量青少年在家上課后獲得豐富的文化營養。接下來,我們將與騰訊攜手,不斷升級小程序的功能,很快我們將推出一批壁畫音頻解說,給您不同的云游體驗。
除了“敦煌云游”、“數字敦煌”等一系列網上“云展”外,我們還嘗試將線上線下與數字技術以音樂、游戲、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進行整合,使古代敦煌文化釋放新的活力,讓文物“活”起來,走進人們的生活,讓它成為引領時代潮流、打造時代審美、滿足美好生活的新動能。
比如前一段時間推出的“盛達敦煌藝術展”,利用“身臨其境”的線下藝術展,讓觀眾跳出“瀏覽”的方式,成為展覽的參與者甚至主角。這種視角的改變也贏得了社交網絡上年輕人的稱贊。
網上數字展示和線下展示相輔相成,可以“與齊飛相提并論”。前者加速了信息的傳播,用戶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以更低的成本觀看展覽。同時,它有在線和離線兩種展示渠道,可以實現更廣的信息傳播、更深的內容傳遞、更互動的形式和更持久的展示效果。這將激勵我們不斷推進創新轉型和創新發展
文物數字化也為文物保護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敦煌研究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提出了“數字敦煌”的理念,旨在利用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圖像技術實現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和可持續利用。“數字敦煌”資源數據庫平臺的建立,為敦煌石窟的科學保護和數據資源的合理有序利用創造了條件。近年來,我們還與騰訊合作推出了敦煌“數字提供商”(Digital Provider)計劃,通過一系列深受用戶歡迎的創意項目,如智慧包和敦煌詩巾,促進傳統文化與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融合。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科技與文化的結合,用創新的手段實現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數字化文化共享。
COVID-19的肺炎疫情不僅給文化界和文化界帶來了挑戰,也促使我們進一步廣泛利用人工智能和虛擬漫游等新技術。借助5G和云計算帶來的高速傳輸,我們將進一步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傳播體系,通過多種渠道傳播敦煌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時代價值,以智謀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
(作者是敦煌研究院院長)
資料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