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更糟糕的是,中國境外的疫情正在惡化。面對人類的共同敵人,世界各地的各種力量都在盡最大努力繼續抗擊COVID-19肺炎。在抗擊病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戰斗力來自各個方面,計算能力就是其中之一。最近,IBM的超級計算機Summit加入了抗流行病的行列,憑借其超強的計算能力,它在全世界已知的8000種藥物和化學物質中尋找一種可能治愈COVID-19肺炎的藥物。白宮也參與了這個項目。此外,英偉達、英特爾和其他公司也將貢獻自己的計算能力。在中國,騰訊、阿里、滴滴等企事業單位在防疫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計算力防疫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從文獻檢索和藥物成分研究到流動人口信息監測、大數據分析和防疫平臺運行維護,幾乎涉及到防疫所需的所有領域。那么這些功能是如何通過計算能力來實現的呢?在這個過程中,計算能力是如何在推動對抗病毒的戰斗中發揮作用的?這對未來會有什么影響?1.“計算力抗疫”在國內外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許多企業憑借強大的計算力參與到全方位的抗疫支持中。Summit在尋找藥物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在兩天內將數千種藥物的范圍減少到77種,普通計算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本項目研究人員根據病毒基因組和傳播機制等病理信息,設計了一個篩選匹配藥物的程序,使Summit自動搜索能夠結合冠狀蛋白的藥物,然后通過計算能力和機器學習快速模擬冠狀蛋白在小群體中的運動方式,從而解決了原本復雜的數學問題。這個過程將比開發新藥和疫苗更快。一旦你找到了正確的藥物,你就可以跳過研究、開發和測試這些年。該項目由IBM、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美國能源部聯合開發,其他合作伙伴如NASA、MIT、Argonne國家實驗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都參與其中,這表明美國非常重視“對抗流行病的計算能力”。Summit是ORNL(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于2018年6月發布的一款超級計算機。它可以達到每秒20億次計算的峰值,并且可以在特定應用中實現每秒330億次混合精度計算。在Summit的眾多功能中,它可以為人工智能和科學發現的集成提供可能性,并幫助研究人員將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人類健康領域。這一次,抗流行病藥物的研究與這項技術密切相關。除了IBM,國外還有其他企業
行業資訊
“計算能力”會比針對流行病的疫苗更有效嗎?
瀏覽:188 時間:202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