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SF控股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SF快遞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335.41億元,同比增長39.59%;上市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9.07億元,同比下降28.16%。在同行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下,SF Express的這份財務報告值得稱道。當然,of 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的增長可歸因于在疫情期間,當其他快遞公司普遍停業歇業時,SF仍然堅守一線,繼續為一線員工提供快遞服務(主要是網上購物服務)和重要的日用品。在過去的幾年里,電子商務業務在SF集團的業務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在一直走“高端路線”的順豐快遞成長遭遇瓶頸后,電子商務業務成為幫助順豐快遞上一層樓的重要助力,目前的財務報告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部分的低毛利仍然成為拖累SF盈利能力的“罪魁禍首”。第一季度,SF的盈利能力同比下降了28%。顯然,電子商務是一把“雙刃劍”。六年來,由于價格戰,SF快遞已經被擠出了電子商務快遞的軌道。六年來,國內電子商務快遞市場基本上被“四環一達”所分割。在過去的六年里,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國內電子商務獲得了業務的迅猛增長,相應地帶動了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物流企業的發展。在過去的六年里,電子商務行業的領軍企業——中通公司增長了十倍,大云和白石的快遞量增長了四倍以上,童淵增長了三倍以上,甚至增長率較低的申通公司也增長了2.5倍以上。然而,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SF快遞已經落后了。從2014年到2019年,當“通達部”企業大舉進攻城市,在電子商務市場瘋狂發展時,順豐快遞只能白白錯過這個市場。其市場份額也從2014年的11.5%下降到2019年的7.6%,排名從行業第四位變為行業第六位,多次位居“快遞巨頭”之末。當然,順豐快遞對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并不漠不關心,甚至順豐快遞也是這個行業的早期食蟹者。早在2013年,SF Express就高調宣布將以“標準部件60%的價格”進入電子商務快遞。月票在2000張以上的客戶,在同一個城市可以享受8元、省內9元、省外10-17元的SF快遞電子商務優惠價格。盡管這一價格長期以來一直低于SF的常規價格,但在通達百貨,這一價格為
電商動態
電子商務快遞:懸掛在SF快遞上方的雙刃劍
瀏覽:259 時間: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