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官方網站4月16日發布了2020年智能網絡化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智能網絡化汽車標準體系第一階段建設的目標將完成,也將是下一階段工作的一年。2020年,智能聯網汽車標準化工作將重點推進標準體系與行業需求的協調,與技術發展相互支撐,建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集團標準的新標準體系,以促進智能聯網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支持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智能駕駛艙是指使用智能芯片和液晶顯示屏為駕駛員提供直接和多樣化人機交互服務的汽車部件。傳統汽車駕駛艙的主要功能系統過于分散,難以實現人機友好交互。智能駕駛艙集成了原有分散的功能模塊(液晶顯示儀、平視顯示器、中央控制屏、后座娛樂),增加了輔助駕駛、語音手勢控制等新功能模塊,提高了人機交互能力。智能駕駛艙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汽車電子產品的滲透。從2010年到2018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歐立新的研究,到2020年,中國汽車電子的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0%,是汽車銷售增長率的兩倍。細分行業方面,2018年中國汽車車身控制系統市場規模為4378.8億元,其中發動機控制系統1348.5億元,底盤及安全控制系統1777.9億元,車身電子控制系統1252.4億元。2018年,中國汽車電子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205.7億元。ADAS產品的滲透率有望快速增長,市場空間廣闊。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汽車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和有條件自動駕駛,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網絡化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將達到10%,滿足智能交通城市建設的需要。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沒有明確定義,它是一系列駕駛員輔助功能的總稱。L4級自動駕駛功能包括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堵車自動駕駛和城市自動駕駛。隨著自動駕駛水平的提升,駕駛輔助功能逐漸增強。從自動駕駛系統到自動駕駛,傳感領域的硬件需求增加,達到L3級后,單車傳感的硬件需求趨于穩定。自主駕駛的產業鏈分為三個系統:感知、決策和執行。在環境感知方面,有兩條技術路線:視覺引導和激光雷達引導。汽車相機行業
行業資訊
智能網絡連接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汽車公司將如何回應消費者的需求?
瀏覽:530 時間: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