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在線外賣巨頭美團和餓肚子進行了重大戰略調整,微信也推出了一個小型微信商店,同城零售超級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玩互聯網的方式在不斷擴展。如果一個網站是穩定的,我們將爭取下一個網站。早在2018年,中國網上外賣用戶的增長就進入了一個低速期,這兩個平臺重組了數百萬用戶的容量,成為同城零售或近場零售發展的兩股重要力量。
5月19日,美團分銷宣布將升級其分銷開放平臺。7月10日,饑餓也宣布將進行全面升級。美團配送升級后,提出的口號是創造更具包容性的配送服務,并將其打造為未來城市的新基礎設施。饑餓,外部要求是從食品和飲料外賣平臺升級到生活服務平臺,解決所有用戶的直接需求。7月17日,當饑餓的時候,APP的新版本將同時發布。
“普惠”或“所有直接需求”是指包括餐飲在內的所有商品或服務的當地分銷。就外賣而言,它自然與同城零售和近場零售有關。在互聯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關于通過網上外賣吃東西的“評論”,允許外賣乘客“帶一點”各種各樣的商品。
過去,“分銷一切”只是在線外賣平臺的一項戰略業務,但在今年兩次升級后,他們的目標是在同一個城市擁有比餐飲更大的零售市場。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同城的零售領域有很多玩家,比如電商部門的蘇寧和京東,分銷部門的達達和Flash,甚至旅游部門的迪迪、曹操和哈啰等等。而剛剛上線并高喊0傭金的小微信商店也可以被視為潛在對手。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所有的玩家都有自己的牌。
在電子商務占據了整個社會零售市場的24.3%之后,巨頭們將注意力轉向了尚未完全開發的藍海市場。
為什么阿靜美現在只在同一個城市努力零售?
同一個城市的零售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2015年,沃爾瑪在廣州和東莞推出了020服務平臺——沃爾瑪應用。這款應用的所有產品都來自實體店,價格相同,“在同一個城市共享”。消費者可以選擇送貨上門或在商店提貨。
在過去的十年里,當你餓的時候,你一直在探索分銷業務,而不是網上外賣。
2015年,美團的外賣開始擴大種類。除了餐飲,消費者還可以點鮮花和蛋糕、冷飲和甜點、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類別。自2016年以來,饑餓也在大力拓展餐飲以外的其他類別,包括鮮花和蛋糕、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超市。
京東很早就開始努力了。2015年,京東到家,2017年,京東到家,達達合并。達達集團也于6月6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其京東到家業務涵蓋了超市便利、新鮮果蔬、醫藥保健、鮮花蛋糕、烘焙點心、家居時尚等商品的一小時配送服務。
過去,每個人都只專注于在同一個城市發展零售業。從今年的饑餓、美團分銷的戰略升級、達達集團的上市,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同城零售大市場的所有力量都“按捺不住”,開始加快“搶占地盤”的步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田浩認為這種現象有三個主要原因。
1.同一城市零售前期的基礎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如果將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稱為遠場零售,這種基于本地分銷能力的零售可以歸類為近場零售。我們知道,整個遠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移動支付、交易信用系統和倉儲配送物流系統等基礎設施的逐步推進。
作為新零售和本地服務的一部分,同城零售需要完成大量的前期基礎工作,如商戶結算、技術支持(零售數字化)、配送能力等。
阿里打開了矩陣,包括饑餓,箱馬,天貓超市,大潤發,銀泰等。并推出了新的零售。美團希望通過一個開放的分銷平臺使其商戶多元化。達達集團已經在同一個城市深入零售領域很多年了,上市后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2.黑天鵝疫情帶來了難得的市場機遇。4月中旬,記者《經濟半小時》采訪了北京大興區的龍湖店,了解到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從這里到商店的客流量下降了40%以上。即使在4月份,該店的游客數量也有所上升,但與去年相比,該店的游客數量下降了20%以上。
雖然疫情得到嚴格控制,但人們外出的意愿遠低于過去,導致住房經濟的市場需求增加。此外,各行各業的失業者加入了當地的分銷騎士隊伍,這也使得同一城市的零售能力充裕,為今年的爆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電子商務行業的滲透趨于飽和,這將不可避免地轉向線下市場。更現實的是,無論是阿里和JD.com所在的傳統電子商務市場,還是美團急需的本土生活服務市場,由于下半年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增速都趨于放緩,這導致互聯網公司未能充分“整合”線下業務作為新目標。
數據來源:艾媒體數據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中國電子商務的整體增長率從2010年的40%下降到2017年的17.5%,增速明顯放緩。根據艾媒體咨詢公司發布的數據,中國外賣用戶的增長率也從2017年的19.1%下降到2020年的14.7%。
基礎工作的完成為發揮實力提供了條件,而流行的黑天鵝和巨人的主營業務的緩慢增長促進了同一城市的零售推廣。毫無疑問,在這個比電子商務市場大三倍的同城零售市場中,阿里、騰訊、JD.com、美團、閃存、滴滴和哈啰都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大蛋糕。
作為未來同一城市的主要零售力量,它們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外賣戰爭的延伸還是新戰場?
自饑餓以來,阿里和美團已經在外賣市場玩了十多年,他們還在其他領域戰斗,比如共享自行車和葡萄酒之旅。作為老對手,這一次它開始在同一城市的零售市場。阿里和美團互相指指點點,這讓人們很容易想到他們在外賣市場的競爭會擴大。
然而,同一城市的零售更像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即使是飲料和小吃等快速消費品,也不能稱之為外賣的衍生需求。飲料和外賣之間有一種互補的關系,可以帶來一定的銷售額。此外,對快速消費品的需求是更獨立的場景,如下午茶,休閑和娛樂。用戶是否訂購外賣對同一城市的零售市場需求影響不大。也就是說,無論是阿里還是美團,同一個城市的零售是一個全新的戰場。
在同一個城市里,超重的零售遠遠不止阿里和美團。其他企業也在采取行動,如京東。今年6月5日,京東的子公司達達集團在京東的主要經營主體納斯達克上市。據報道,如果“綠鞋機制”得以全面實施,達達集團的IPO融資規模將達到3.68億美元左右。因為,外界將此舉解讀為京東將重視同城零售市場,加大投資力度。
阿里、JD.com和美團是當前市場的三大巨頭。他們的行動引起了很多關注,或者將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阿里:淘寶占主導地位,天貓超市、淘賢達和饑餓合作。
今年618之前,阿里率先公開拍攝第一張照片,并在淘寶網上線1小時。使用淘寶作為同一個城市的零售領導者是令人驚訝的。然而,經過仔細考慮,我們可以理解,畢竟,零售和電子商務在同一個城市的性質更接近。阿里或他的大數據顯示,淘寶和同一城市的零售用戶之間的重疊程度高于外賣用戶。
近年來,阿里充分利用自己的整體實力,通過矩陣打法贏得了許多關鍵比賽。為
這一次,阿里仍然是矩陣攻擊:淘寶是領先的業務水平,天貓超市,淘和饑餓負責協調;支付寶和蜂鳥分銷提供后臺服務支持。這個陣容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一個著名的角色。
阿里有很多優點:1。用戶規模是業內最大的。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只有淘寶的活躍用戶達到7.8億,充分發揮了在線用戶消費習慣的延伸優勢;2.多服務協作和強聯盟提高了整體競爭力,不僅可以降低綜合運營成本,還可以強化用戶的消費習慣;3.支付寶的強力支持和商業數字服務的早期部署有利于搶占高質量的商業資源。
當然,阿里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首先,它面臨著美團的激烈競爭,美團在外賣市場的份額幾乎是饑餓人群的兩倍,外賣的高頻率消費是早期推動同一城市零售的關鍵因素。其次,線下業務的支付環節被微信分流了,需要付出更多的投資來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京東:京東回家沖鋒在前,京東輔助
在這三家公司中,JD.com首先在同一城市開設了零售店。2013年底,劉宣布了京東的五大戰略,O2O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4月,該戰略落地,京東正式上線,明確定位——本地即時零售平臺。
然而,當時京東與阿里的競爭更加激烈,京東無法投入足夠的資源來支撐,因此京東回國后未能確立其市場領先地位。2016年4月15日,JD.com與達達合并形成新達達,JD.com成為新達達的大股東。
然而,隨著達達今年上市,JD.com明顯加快了在同一城市的零售活動。今年的618,JD.com也宣布了回家后的一小時購物,并專注于第三和第四條線路的低迷市場。現在,與一些連鎖超市和一些知名的快速消費品品牌合作,一項為期9天的夏季涼爽季節促銷活動已經啟動。種種跡象表明,京東開始重視同城零售市場,加大了對京東落地的資源支持。
然而,京東在回家的路上并沒有太多的優勢,除了京東和沃爾瑪的資源支持,這還局限于其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達達眾包京東物流)和一線城市的高品牌知名度。相反,與阿里和美團相比,JD.com在國內的劣勢更多:用戶基數小,線下業務布局落后,商業數字服務滯后,市場認知度低,支付環節薄弱。
美團:外賣高頻業務推動新業務
美團在同一城市的零售起步晚于京東,但早于阿里。美團的業務擴張一度被形容為“無國界”,因此它更早就從外賣擴展到了快速消費品。
隨著美團外賣市場份額的增加,也帶動了快速消費品的銷售。這是美國代表團的一大優勢。此外,美國使命的優勢還包括:整體定位是本土生活平臺,品牌形象相對集中;擁有近400萬乘客的龐大團隊,可以實現快速高效的城市配送;美團的商業資源也很豐富;強大的推動能力。
美國集團的劣勢也很明顯:支付環節薄弱,完全籠罩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光環下;商業數字服務落后于阿里。
在一條全新的賽道上,很難準確預測誰會贏,誰會輸。然而,從阿里、JD.com和美團的優勢和劣勢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他們各自在同一城市的零售戰略將基于他們過去的優勢進行二次滲透。
因此,阿里仍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的價值,把饑餓積累的騎手資源作為振興整個生態的重要引擎。京東主要是達達集團,擅長物流建設,未來將加大企業生態圈地的力度。美團自然會延續過去的高頻率和低頻率戰略,外賣將帶動同一城市的零售業務。如何培養消費者下單而不是外賣的購物習慣將是一個長期的策略。
當我們
根據Rogo的研究,2018年,餐飲訂單占即時交付訂單總數的81%,2019年這一比例降至70%。這并不是因為餐飲訂單的數量減少了,而是其他類別如快速消費品和新鮮食品的訂單增加得更快了。其中,零售便利訂單從5%增加到10%,新鮮水果和蔬菜訂單從8%增加到12%。
訂單的增長源于強勁的市場需求,這也是同一城市的零售商選擇專注于快速消費品和新鮮食品的原因。
雖然快速消費品是同一城市的主要零售產品,但三大巨頭阿里、JD.com和美團實際上瞄準的是它們背后的本地商業零售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社會零售消費總額首次超過40萬億元,而去年的網上零售總額為10萬億元。大體來說,兩者相減的結果基本上是中國當地商業零售市場的規模,約為30萬億元。
根據他們公布的數據,2019年阿里、JD.com和美團的GMV分別為7.053萬億元(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2.0854萬億元和6821億元。面對同一個城市如此巨大的零售市場,沒有人能無動于衷。對于阿里和京東來說,同城零售是業務再造的戰略升級;對美團來說,這是當地生活導向下的最終戰略目標。這三家公司之間的競爭肯定會非常激烈。
雖然前景看好,但很難打開市場。
快速消費品是同一城市最適合零售的類別,也是吸引其他行業商家的關鍵。因為只有當大量用戶在同一個城市的零售平臺上養成消費習慣,他們才能為其他行業創造流量規模價值。
快速消費品正面臨來自社區便利店的競爭,同一城市的零售可能在速度和場景上沒有優勢。阿里和JD.com在網上逛了一個小時。事實上,我們讓社區便利店通過微信或電話送貨比同一城市的零售店快得多。不久前,微信上線了,微信小商店有進入同一城市零售的意思。
在同城零售的未來戰略中,巨頭們將復制使用補貼來迅速擴大市場的做法。僅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企業對市場運作的投資已經減少,很難發動大規模的營銷戰。雖然這三家公司實力不弱,但大公司與大公司之間存在問題,地主沒有足夠的余糧。
此外,不久前,監管當局批評并反對補貼戰,即使他們有錢,現在也很難打。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滴滴發起的收購價格戰,該戰被當地監管機構強烈阻止。
中國市場的外賣大戰已經持續了近10年,但網絡餐飲的普及率仍然不是很高。2019年8月,王星在美團財經報道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城市人口約為8.6億,人均一日三餐,相當于一日25億餐,美團僅占不到2%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王星應該知道,即使美團壟斷了外賣市場,其在餐飲業的滲透率也是有限的。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于同一城市的零售市場。當然,面對30萬億元的市場,阿里、JD.com和美團只需要占據一小塊就能實現霸權。以阿里為例。如果它吃掉同一個城市20%的零售市場,它將基本上自我改造,其市場價值預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
移動互聯網、住宅經濟、黑天鵝疫情等因素促使當地零售企業擁抱互聯網,這是同城零售長期樂觀的根本原因。僅僅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一城市的零售也不例外。巨人應該對此有足夠的了解,并為持久戰做好準備。
因此,這三大巨頭似乎在同一城市的零售市場上頻繁移動,但今年很難充分發揮他們的實力,主要是為了準備未來的競爭。
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紅利消失,黑天鵝事件爆發,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天浩認為,阿里的商業生態更完整、更強大,具有整體優勢,但京東和美團不可小覷。一個是物流基礎設施狂熱者,另一個是中國最大的網上外賣平臺,同一城市零售競爭中最關鍵的環節是線下配送。
剛剛發布微信小商店的騰訊也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對手。騰訊與上述玩家的最大區別在于,它不需要依靠同城零售來盈利。在交通成本高昂的時刻,它對中小商家的吸引力不容忽視。
2020年下半年已經開始,同一城市的新零售軌道上擠滿了“玩家”。一場激烈的戰斗正在醞釀。不管誰贏誰輸,我們的生活都可能在三五年后迎來一場更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