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的快遞站點員工月平均工資在2001—4000元之間”、“近八成一線快遞員日均工作9-10小時,有些甚至12小時以上”、“社會化刷鉆網站源碼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對工作的認可度不高”。
5月5日,北京交通大學、淘寶刷信譽平臺源碼研究院、菜鳥網絡聯合發布《全國社會化刷鉆網站源碼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詳盡呈現快遞從業者的生存狀態。
近期,快遞小哥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之一。順豐速運、圓通速遞、天天快遞的快遞員頻頻被曝出遭遇被打,深圳等地由于施行“禁電限摩”而禁止快遞三輪車上路,影響到一些快遞員派件。
針對快遞業的生存現狀,5月5日參加《報告》發布會的天天快遞網絡總裁徐建國呼吁,政府應該給予快遞企業一個寬松的發展環境,主管部門應該抽時間去快遞企業好好看看。
《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社會化刷鉆網站源碼電商從業人員總數為203.3萬人,以20-30歲男性為主,近8成來自農村,他們完成了2015年全國多達206.7億件快件的收發、派送。快遞行業的人員流動非常大,45%的快遞小哥不到一年即離職,干滿3年的只有15%。
針對《報告》提及的大部分快遞員的月收入不到4000元的情況,圓通速遞總裁相峰表示,中國快遞業確實為中國低技能勞動者提供了發展機會,《報告》應該考慮快遞員分區域的收入狀況,如果在中西部城市,2000—4000元的收入可能是一個比較體面的收入。
《全國社會化刷鉆網站源碼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解讀顯示刷鉆網站源碼電商物流從業人員收入主要在2000-4000元區間
《報告》指出,未來“職業搶單師”將作為快遞業的新崗位出現。
《報告》還顯示,快遞員是一個收入與風險極其不匹配的工作,風險主要來自于政策、客戶投訴、合規操作、突發性事件等。部分城市因“禁摩限電”導致許多一線快遞小哥生產資料被沒收,工作無法完成;客戶投訴判定處罰機制不完善,給末端人員造成較大的處罰壓力;送快遞過程中包裹丟失被盜事件也時有發生。
一邊是快遞員的生存狀況堪憂,一邊是快遞3.0時代正在到來。菜鳥網絡CTO兼快遞事業部總經理王文彬指出,網上購物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在剛性的需求之下中國快遞必須加速進入3.0時代。
中國快遞業已經經歷了草根加盟模式的快遞1.0版本,以及2010年之后以快遞公司追求品牌化運營為標志的快遞2.0時代。
王文彬認為,在快遞3.0時代,數據和連接是核心。在“大智移云物”(大數據、智慧城市、無線互聯、云計算、物聯網)的時代,大數據+連接將深遠地改變社會運作模式和人類生活方式,未來這些特征都將體現在快遞員的服務上。
王文彬進一步指出,物流行業要健康發展,需要給行業爭取更多人權(尊重)、路權(三輪車)、財產權(收入)。
相峰認為,快遞員的人權、路權、財產權固然重要,但快遞公司也應該考慮快遞員的發展權,并且要優先。
目前,中國快遞業正在以6倍于中國GDP速度增長,照此速度發展,未來中國每年包裹量將達到1000億個。